Tyng-Ruey Chuang

Tyng-Ruey Chuang at

聞時事有感,貼舊文一篇。


〈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?——歷史共業下的台灣戶籍制度〉

2017-12-16

摘要:

嚴密的戶籍制度、需要隨身攜帶的身分證、以及在經濟與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身分證統一編號,這是台灣的日常。但這些是逐步建置交織而來的,現在也很難離我們而去。技術的選擇使用,有所謂「路徑依存」(path dependency)的問題,後面的發展遵循之前的選擇,很難走回頭路,或是中途更改。例如,英文打字鍵盤上的鍵位配置被決定之後(把 QWERT 這五字母依序放在第一排最左的鍵位),已習慣這配置的打字員,當然只會選購這種打字機。電腦鍵盤的設計也就依循傳統打字鍵盤的設計,稍微修改。中文電腦的鍵盤設計也是參考英文電腦鍵盤。台灣若建立了晶片身分證的制度,之後不可能再回頭,此時眾人就應該思慮辯證,身分證晶片卡化的必要性究竟何在?制度的建置發展,還常有「任務偏移」(mission creep)的情形。例如,用於高速公路里程計費的 eTag 感應貼紙,既然已經裝在大多數車輛,不如也就用在停車場的出入管制與收費,不是嗎?眾人常難以抗拒這樣的提議與其帶來的便利。不過,一旦如此全面施行,個人車輛的行蹤(例如常在居家和工作地點附近停車的狀況),也一同揭露給停車場的經營者,而且可以儲存串連。停車場經營者跟高速公路計程收費的經營者,還可能是同一企業呢!經由這類過程,個人的各種行蹤資料也就漸次逸出,而可被有心的企業匯集使用。

若身分證若以晶片卡方式製發,且可兼作數位憑證提供遠端簽證的功能,這類型式的身分證或將有轉為其他用途的可能(目前內政部戶政司的規劃就將整合自然人憑證)。便利商店的多功能自助機台加設晶片卡讀卡機之後,便可進行各種記名交易,例如實名制的交通票卷購買。內政部戶政司會將面對許多這類需求,要求開放晶片卡上的介接與簽證功能。這樣的發展,恐非戶政司甚或內政部能夠周詳考慮。若沒有先進行小規模的實作、檢驗與評估,就決定以晶片卡的方式全面換發身分證,就只能說是冒進了。另一方面,自然人憑證也不是內政部才能發。台灣反而應該鼓勵民間發展自然人憑證事業,活絡數位經濟的生態圈。台灣政府也該有明確的態度,就線上資訊服務涉及國民身分識別的現況與前景,規劃發展其將採用的技術、標準、與程式介面,並開放相關文件與程式原始碼。

詳見:

http://media.academia.tw/u/trc/m/eid-in-taiwan/


請大家一起關注「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規劃案 」:

http://web.pcc.gov.tw/tps/tpam/main/tps/tpam/tpam_tender_detail.do?searchMode=common&scope=F&primaryKey=52742020